缺鈣怎麼辦?缺鈣是怎麼回事?

平常我們所說的“缺鈣”和“低鈣血症”不是一個意思

“缺鈣“是一種老百姓的說法,它並不能準確反映臨床症狀和血鈣的對應關係。真正的缺鈣醫學上叫低鈣血症,只有通過檢測結合症狀才可以確診。

低鈣血症引起的典型臨床表現主要是驚厥的發生。而老百姓說的“缺鈣”是指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當嬰幼兒因為各種原因缺乏維生素D時,會導致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產生的一系列影響骨骼肌肉的病理性變化,嚴重時導致軀體骨頭變形。佝僂病在全國範圍內發病率都非常高,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十分普遍。但其真正的病因,不是因為缺鈣,而是缺少維生素D,導致鈣吸收不良,血鈣不同程度降低。

對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我們認識一下吧:

像是六個月以內的小朋友缺鈣主要會出現神經精神方面的症狀:比如會出現1.多汗,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較多,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2.煩躁易激惹:精神煩躁,愛哭鬧,動不動就發脾氣,不乖巧。3.夜驚夜啼: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到了六個月以後的孩子缺鈣,還會出現骨骼發育不良等症狀:比如 1. 前額高突,形成方顱。2.枕禿。3.厭食乏力、腿軟抽筋、偏食挑食、牙齒發育不良、易感冒和過敏。4.出牙晚:正常第一顆牙齒大約在出生後4-6個月萌出,超過12個月未出牙者考慮出牙延遲。5.前囪閉合延遲,前囟門閉合時間在1-1.5歲,超過1歲半後仍不閉合者稱為閉合延遲。6.常有肋緣外翻、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骨化不良,各個肋骨的軟骨端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嚴重者就會出現長骨骨化問題,比如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表現為”X”形腿,或者”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還可以出現“雞胸”“漏斗胸”等骨骼畸形。

到了2-3歲以上,經過治療,缺鈣症狀及輔助檢查都恢復正常,留下的骨骼畸形就成為後遺症了。

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D缺乏還可以引起另外一種疾病,臨床上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現為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肌肉痙攣,手足搐搦、喉痙攣或者驚厥發作,嚴重者危及生命。也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明顯血鈣降低而出現的症狀。

以上兩種疾病就是人們常說的“缺鈣”,其實是指小兒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僂病和手足搐搦症。大家明白了嗎?
那麼是不是有了部分症狀比如多汗、枕禿就能確診是缺鈣呢?不能!確診是需要金指標的。對於微量元素缺乏,檢測血中鈣元素含量結合症狀才可以確診。

通常,西醫對於缺鈣的診斷要從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第一是病史,就是了解引起疾病發生的原因和誘因,如近期飲食情況(攝入)、身體疾病情況(消耗)及一些可能導致缺鋅缺鈣的其它因素等。第二是體格的檢查:包括症狀加體征。第三是輔助檢查:包括抽血生化檢查和骨X線檢查。所有疾病診斷都是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綜合判斷的。

症狀輕微,考慮食療,日照和運動

如果症狀輕微或者是輕度,可以考慮食療、日照、運動等方法處理。飲食中含鈣高的食物有乳製品、豆製品、海帶、蝦米等。如果重症或者驚厥,必須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D、鈣劑,以及抗驚厥治療。

但是最主要的還要看孩子的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也就是孩子能不能把這些食物中的營養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營養。雖然是缺什麼就吃什麼,吃什麼就補什麼,但是,肯定不是吃多少就補多少的概念,這個除了食物品種吸收率的問題外,還要考慮孩子本身的吸收能力。

必須理解:不是吃什麼就一定能補足什麼,而且,也不是吃多少就一定能補多少。相反,微量元素人體需要量很少,如果補充過多,也容易導致過量中毒,物極必反的。

一個孩子身體裡的鈣吸收率,要從三個方面看。

即:攝入了多少?消化吸收了多少、排泄了多少,這三個方面。

攝入了多少?這個就要涉及到孩子的飲食餵養問題了,比如每天攝入的總量夠嗎?一個長期厭食的孩子肯定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的問題。第二個攝入品種問題,一個挑食偏食的孩子很容易導致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比如輔食添加過遲,偏肉不愛吃蔬菜等。第三個烹飪問題,如果破壞了微量元素的有效成分,吃再多也難以達到需要的標準。還有疾病原因導致不能進食等。

消化吸收了多少?這個是最主要的問題,攝入的食物或者藥物,都要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來完成,才能把外界物質經過分解、轉化、結合,再合成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並輸送到全身各處,進行物質交換,新陳代謝。氧氣和營養以保證人體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運行,廢物再從大腸排泄出去。如果各種原因導致消化吸收障礙,顯然物質的轉化不能實現,外界物質不能被身體利用,從而導致需要量下降而缺乏。

排泄了多少?一般指皮膚、大便和小便三個途徑。比如生病的情況下,比如某些嘔吐腹瀉,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就會出現暫時性的低鉀,低鈣的情況。

低鈣伴隨維生素D缺乏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下面是關於常見補鈣製劑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 :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病人不利。

◆活性鈣 :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煆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鹼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

◆碳酸鈣 :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39%,可溶於胃酸,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的補鈣劑。

要注意:鈣和鋅都是金屬離子,它們在吸收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通道入口量。如果鐵和鋅同時不足,只要同時提供的鐵和鋅總量不超過25毫克,就沒有競爭。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吸收過程中會發生相互抑制。”強者占上風,弱者被淘汰”。也就是說,比如說鈣的加入越多,鐵的吸收就會減少。如果鐵的加入量大,鋅的吸收量就會小。因此,需要同時補充鈣和鋅劑時,最好間隔2小時左右。

補鈣之前,必須要說明的是,一定要找到低鈣的原因!

小兒常見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而導致鈣絕對或者相對不足。尤其是北方地區氣候寒涼、穿衣多、少出戶外、日照時間不足,皮膚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或者先天儲備不足,胃腸吸收不足等,都要常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不足會直接影響鈣質的吸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維生素D缺乏和鈣的流失,比如甲狀旁腺功能異常、癲癇反復發作、抗癲癇等藥物使用、肝腎功能不全等,當臨床上治療效果不好時要積極尋找病因。

嬰幼兒建議出生三周後就開始補充,持續到2周歲左右。每天維生素D總攝入 400-800lu,且要定時體檢,化驗維生素D及鈣含量,以便調整劑量。

在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時,還要注意草酸、植酸和磷酸會阻礙鈣質的吸收,避免同時攝入含有這幾類成分的食物,如菠菜、蔥、韭菜、全麥等。另外多運動,多曬太陽都有利於促進鈣的吸收。

其實缺鈣的問題,在中醫來講,主要還是屬於脾胃的問題。也就說,這個孩子的脾胃功能無法正常的攝入吸收轉化營養,為自己的身體產生鈣元素。

缺鈣的很多表現,包括厭食、偏食、挑食、噁心、嘔吐、積食、便秘、腹瀉等,很多都是脾胃的運化功能障礙導致的。

中醫的脾胃不同于西醫的脾和胃單一臟器的概念,而是包含了整個消化系統在內的一系列結構和功能。主要負責食物的輸送傳佈和變化,同樣地要把外來物質在體內進行分解、轉化、合成和利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維持生命。

中醫一直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沒有脾胃對食物藥物的加工重組,就沒有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氣血),即精微物質,包括了我們西醫所說的微量元素。同時,從中醫整體觀來講,陰陽五行都是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係,它們之間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穩定的關係,來維持人體身心健康狀態。也就是說,肝心脾肺腎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功能,比如,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響著脾胃的升降出入運行,肝氣的鬱滯會引起人的情緒方面的問題,從而波及到脾胃運行,也同樣會導致微量元素缺乏。

缺乏二字在中醫來講,就是內虛、減少的意思,言而之意就是不足的意思,所以“損者益之,虛者補之”。

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急於見缺什麼就急於補什麼。要首先沉著冷靜,尋找缺乏的原因,這是治本。是餵養方式品種問題?還是烹飪問題?是孩子問題還是家長問題?

中藥對於機體的作用是複雜的,補虛作用不是簡單的微量元素的補充,可能主要是通過調整機體的正與邪、陰與陽,氣、血、津液及經絡和臟腑的平衡,以及調節微量元素代謝、效價和活性來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維持體內各種微量元素的濃度平衡。而不是單純的“多退少補”的問題。

臨床中出現低鈣症狀,除了“缺什麼補什麼”的對症治療外,更要積極尋找病因,進行源頭治療,即標本兼治原則。比如飲食調理、脾胃調理、情緒管理、寒熱護理等等,都是周身統一兼顧調理的思路。

調理脾胃的思路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減少對脾胃的傷害。

1.選好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米麵製品,菜要少鹽少油少糖,盡可能的吃溫暖的,不寒涼生冷的食物,尤其是比較虛寒的不要吃太多水果。(養脾胃的粗茶淡飯食譜)

2.小月齡的孩子在輔食餵養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中,要密切的觀察孩子的大便睡眠,及時調整就可以預防積食產生的脾胃疾病。

3.減少生病用藥的幾率,盡可能的選擇食療,推拿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此外,預防疾病的學習也很重要。

二是增強脾胃的功能。

1.一個是做一些日常的捏脊,腹部按摩,來幫助孩子提升脾胃功能。

2.另外就是運動曬太陽,因為人的真皮中含有沒有活性的VD的潛體,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經過化學轉化可以合成人體所需的VD,而且,曬太陽的時候不能隔著玻璃,要在戶外才能完成這個過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就就會增加氣血的迴圈,提升陽氣。

最後,不要過分依賴藥物:現代人們活在廣告的商業社會中,過分依賴醫生和藥物,殊不知藥品魚龍混雜,眼花繚亂,不知道你會碰到哪一個?藥物的長期來看傷害還是很大的。其實,健康就在日常衣食住行的自身保養中獲得的。

年紀越大,最怕聽到的消息(深度好文)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大家的身體好像越來越脆弱,身邊的人越來越容易生病了:

刷朋友圈,會突然看到熟悉的人為親人眾籌的求助資訊;

好久不聯繫的老友,偶爾問問近況,才知道對方已經去醫院經歷過生死考驗;

就連有些身體一直強壯的人,細聊之後才發現他的身體也是狀況百出……

“不敢傷,不敢病,不敢死……”成年人越理解生活的不易,越對“生病”這兩個字格外的敏感。

年紀越大,最怕聽到的消息就是——誰誰誰生病了。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個消息還有後半句的補充——癌症,晚期。

可是,事不由人,壞消息總還會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讓人又惋惜,又無力,又恐懼……

1

今年三個好友得癌,走了兩個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網友淩晨發的帖子《今年三個好友得癌,走了兩個》。

看到題目突然有些鼻酸,接著看帖子裡說的三個人的具體情況,更覺悲傷無力,帖子裡這樣寫道

第一個,50剛退休,有一個親女兒,還收養了一個女兒,胃癌,一年後走了;

第二個,35歲,朋友的老婆,縱隔原發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腫瘤,兩個孩子的母親,上個月進了ICU, 情況不怎麼樂觀……

第三個,同事的老公,直腸癌……40歲走了……這個同事,蠻坎坷的,等了她現任老公10多年才走到一起,兒子才8歲,本來兩夫妻都是事業在編……

樓主的這三個朋友,是不是也像極了我們身邊那些熟悉的人?像極了那些生病的朋友?像極了我們身邊被病痛侵襲的普通家庭?

35歲,40歲,50歲,是一個個生命的黃金時代;妻子,丈夫,父親,母親,是一個個家庭的頂樑柱;不敢想,一場場疾病對病人是怎樣的折磨;不敢想,一個個家庭面對癌症是怎樣的無能為力;不敢想,一次次生離死別對親人是怎樣的打擊……

看完帖子,有的只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己的反思,對健康的再一次重視。

恰如史鐵生曾關於病痛的感悟一樣: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

等又生出褥瘡,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的時光。

終於明白,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生死是大事,從來由不得我們做主。

好好活著,無災無病,已是莫大的幸運。

2

25歲做了一個手術,我開始養生了

都說:人生一場,最貴是健康。也都知道沒了健康就沒了一切。

但很多時候人都是健忘的,看到的疾病的噩耗的瞬間會痛,但轉眼就會拋之腦後。

針不紮在自己身上,永遠不知道疼;不生病,健康永遠只是嘴邊的口頭禪。

“不得已的高強度工作,不自律的生活習慣。”我們總是在生活中以各種理由忽略健康。熬夜,三餐不規律,久坐,不運動……

我們用一個個的壞習慣和我們的身體一次次較勁,直到,身體投降。

而最終買單的,還是我們自己。

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覺得年輕扛扛就過去了。所以,身體不舒服,也不當回事。

2017年3月份體檢發現有膽結石,感覺不是大事,沒有去醫院;

2018年8月份體檢,結石漲到了直徑15mm,工作忙,不管不顧;

2019年5月份體檢,結石漲到了快2.5mm,依舊不予理會……

直到國慶假期前疼痛到不能再拖,才去醫院治療,去了幾個醫院的門診專家都很驚訝說:“才20多歲,很少有你這麼年輕的小孩長這麼大結石,只能摘除膽囊。”

安排手術,住院以後發現,同一個病房相同病症的都是40多歲,50多歲和媽媽年紀相仿的阿姨,還有一個92歲的奶奶。

做手術前,所有病友都說你年輕一定恢復的很快,結果做完手術,我比92歲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躺的時間都久。

生了一場病後,才發現身體已經被透支的多麼厲害。

做了一次手術後,才真的懂得回歸生活的細節開始養生。

好好吃飯,多喝水,不熬夜,多運動……

3

生一場病,你就活透了

田維在《花田半畝》中關於《病》有這樣一段解讀:

許多事,不吃些苦頭,你便不會明白。

生病,給人很好的機會。死不掉,又好不了的病,豈非命運眷顧,老天恩賜?讓你終於靜定淡泊下來,終於可以空白了頭腦,只思量身內之事情。

是已無力氣和世人爭搶世間種種的好,是只守住自己的小小田地,就已感激得不知所以了。

某種意義上,病,引人向著近乎榮辱皆忘的境界前進。

之前讀到她的文字,只是覺得很通透,生病以後,我才重新理解這段話。

生病帶來的不止有折磨,還給了你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的時間。

它會讓你感受到重獲健康的幸運,也漸漸看淡了執著的得失。

前面提到的《今年三個好友得癌,走了兩個》這個帖子的帖主在朋友生病後也曾感慨道:

決定不怎麼存錢了,平時的錢都拿去國內旅遊,想去就去。人就活一次,清淡辛苦活一輩子,真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意思。

萬一不幸,臨終的時候,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而不是帶著辛酸的記憶離開……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不斷得到的過程。

金錢,名利,地位得到的再多,也終是浮華,一旦健康不再,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我們努力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可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唯有珍惜現在,才有資格談及未來。

只有善待今天的人,才有明天。

無法重來的一生,好好愛自己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雖然悲觀殘酷,但不得不承認,人生就是一個慢慢受錘的過程。

人生更殘酷之處就在於,除了漫長的捶打,還有無常的暴擊。

人是慢慢變老的,也是一瞬間變老的。

任何的黃金時代,都可能瞬間變成至暗時刻。

世事無常,唯有珍惜。無法重來的一生,好好愛自己。

不生病,就是在賺錢;活著,就是人生贏家。

糖與水果對血壓影響的研究

俗話說週四來臨,週五還會遠嗎,振作起來。即將來臨的假日功能表中,你將如何選擇?蛋糕、餅乾還是蘋果或一些水果沙拉?研究人員給出的一些好消息和壞消息可以説明你來決定什麼列入假日功能表。
壞消息,飲食中如霜淇淋、餅乾、蛋糕、糕點、蘇打水和其他含糖飲料中發現的那種添加糖是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健康問題的首要疑點。

它也引起人們對其引發心臟病越來越關注。一項研究的最新初步資料顯示,在絕經後女性中,血糖增加與高血壓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即使在控制了年齡、收入、體重指數、體力活動水準、每日熱量攝入和使用血壓藥物後,添加的膳食糖也與血壓水準有關。換言之,這種聯繫是牢固的。

好消息是。同一項研究表明,無論男女,吃整個水果都會降低血壓。這有可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有三分之二患有高血壓,這會增加患心臟病和腎病的風險。2014年,共開出6.53億張與高血壓相關的處方,花費超過280億美元。

這些資料是初步的在2015-2017年間進行,從一個小樣本中抽取128名參與者,(男性57人,女性71人),他們沒有癌症、胃腸道疾病、創傷性腦損傷、中風、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老年癡呆症、癡呆症或精神病的病史。大多數是白種人,年齡從65歲到80歲不等。

研究考察了食物種類和飲食中添加糖對血壓水準的影響。它沒有研究糖替代品的效果。在這一人群中消耗的添加糖的主要類型是蔗糖(食糖)、葡萄糖(存在於糖果、運動飲料和甜點中)和果糖(一種水果糖和以高果糖玉米糖漿形式添加的糖的主要來源)。我們體內每一種物質的代謝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果糖,可能比其他類型的物質對血壓升高的貢獻更大。

糖的添加與老年婦女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增加(心臟跳動時的壓力和心跳之間的壓力)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相比之下,整個水果只與心跳(舒張)之間的壓力降低有關。整個水果為健康飲食帶來了許多有價值的元素,包括紙漿纖維、抗氧化劑、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此前的臨床試驗表明,葡萄、酸櫻桃和藍莓都能降低血壓。

雖然結果沒有顯示因果關係,只是有很強的聯繫和概念證明。但是這個新的方程式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不加糖,吃整個水果,你可能會降低血糖升高的風險和血壓水準的潛在降低。

美國飲食中含糖量豐富,很多人吃的糖量遠遠超過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量。美國心臟協會規定女性每天不超過6茶匙,男性不超過9茶匙。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助下,DASH(阻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制定了一項飲食計畫,即每週9茶匙。相比之下,美國人平均每天吃17茶匙,每年66磅。

是時候改掉吃糖的習慣了。
尤其是在飲料方面,你一罐12盎司的蘇打水含有將近10茶匙的糖。在2020年,添加的糖將更容易被看到,當這種成分加入營養標籤上所需元素的清單中時,消費者可以更好地瞭解一種產品的成分。

來源:
Safiyah Mansoori et al. Added Sugar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Females, Nutrients (2019).

20191126214940

飯後,千萬別做這些事!對身體危害很大

人的本能,總是選擇安逸的生活方式了,但有的長時間,做習慣了,對身體危害也挺大的!吃飽喝足後,哪些習慣會影響到您的健康呢?

看一下以下幾點,你中招了幾個?

第一,飯後,立即喝冷飲

20191126214940
飯後喝冷飲,真爽啊!但是此動作既會稀釋胃酸,又會使胃壁黏膜血管收縮,抑制消化腺分泌,導致胃的活動減弱,易產生食欲不振和飽脹不適等消化不良症狀。

第二,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有研究顯示,飯後吸1支煙,比平時吸10支煙的危害還大!因為進食後,人體胃腸蠕動頻繁,血液迴圈加速,組織細胞生物呼吸增強。此時吸煙,肺部組織會加強對煙霧的吸收力,使煙鹼、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更多的進入體內。除了對呼吸道和肺臟造成直接刺激外,還會給其他組織器官帶來傷害。

第三,吃飯後,喝杯茶

許多人有飯後喝一杯熱茶的習慣。殊不知,飯後立即飲茶,不僅會沖淡胃液,茶鹼還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食物正常消化。而且茶中大量鞣酸(又稱單寧酸)可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等營養物質生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既大大加重了胃的負擔,又造成營養物質的白白流失。

第四,吃撐後,松褲帶

飽餐後立即松褲帶,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促使胃腸蠕動加劇或產生紊亂,既影響食物消化,又容易造成腹脹、腹痛等症狀,甚至發生腸扭轉、腸梗阻等不良後果。長此以往,還可導致胃下垂、腹部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第五,吃飯後,立即吃水果

立即吃下的水果會被飯菜阻滯在胃裡,水果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就會發酵產生氣體,並在細菌作用下生成毒素。從而引起腹痛、噁心、腹瀉、便秘等不適症狀。長期如此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導致一些腸胃疾病。因此,水果最好在飯後2小時左右或飯前1小時吃。

第六,飯後,立即開車

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會造成大腦暫時性相對缺血,反應也變得遲鈍。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導致判斷和操作失誤,使車禍的發生概率大大提升。另外,如果吃太飽撐著肚子開車,特別是有些“發福”者,往往會使肚皮頂到方向盤。這樣,在緊急轉彎時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可能會釀成車禍。

要想有個好身體,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好的習慣,可以給你更健康的身體,更有品味的生活!

r6q5oq028p304p15n7r1p020250r2qn4

冬天最冷的時候來了,怎麼避免孩子長凍瘡呢?小技巧來嘍

冬天,天氣嚴寒,早上孩子們又起得早要去上學,家長們給孩子帶上手套,耳套,穿的厚厚的,做好各種防護,但有些小朋友愛鬧,愛活動,還是避免不了長凍瘡。

r6q5oq028p304p15n7r1p020250r2qn4
那麼我們來瞭解一下,哪些部位最容易出凍瘡?

冬天,易露在外面的部位就是手部,頭部,凍瘡最容易在手背、手指、耳垂、耳廓、腳趾、和足跟。

凍瘡的常見症狀

凍瘡剛開始是暗紅色,充血性斑塊,伴有腫脹、疼痛、發癢等。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斑塊會逐漸變成暗紫色,更嚴重時會出現水泡、潰瘍,疼痛感會更加明顯。

怎麼防凍瘡呢?

想要防止凍瘡,大家都知道要保暖,帶上手套、耳套、圍巾、穿上厚鞋子,但其實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選擇合適的鞋墊:選寬大舒適、滲汗能力較強的鞋墊。同時鞋不要系太緊,避免影響局部的血液迴圈。
體育鍛煉運動:可以去跑步,走走路,通過血液迴圈來提高抵抗力,也是預防凍瘡的好方法。

泡腳:晚上一定要泡腳

食物預防:多吃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物

搓手: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然後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拉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凍傷後這些坑要避開

1.凍傷後不要立即靠近熱烘烘的暖氣片,散熱器、爐子這些

2.凍傷後不能立即洗熱水澡、碰熱水

3.不要揉搓凍傷的皮膚

正確凍傷後處理辦法

1.發現寶寶凍傷後,立刻抱回室內,同時用你的體溫來溫暖寶寶凍傷的地方,讓寶寶緊貼在你的皮膚上。

2.用溫水浸泡凍傷的部位準備一盆約38度的溫水,讓患處浸泡在水中,每次30分鐘,每日3次。水涼了要一點點注入熱水,儘量將水溫控制在38℃左右(臉面部可用溫毛巾熱敷),浸泡後可塗抹凍瘡軟膏、維E軟膏或紅黴素軟膏,輕輕按摩15分鐘,每天一次即可。

3.做促進血液迴圈的活動做一些能促進血液迴圈的活動,比如給嬰兒喂母乳或配方奶,吃奶時寶寶會用力因而產熱,能促進皮膚末梢血液迴圈,吃足奶能量也會更充足,凍瘡更容易恢復。

如果凍瘡已經潰流水,要立即看醫生。 如果凍瘡發生幾周後仍未緩解,同時還伴有膝關節疼痛,要立即看醫生。 如果凍瘡在一年內反復發生,且孩子出現膝關節疼痛也需要看醫生,以排除冷球蛋白血症、雷諾氏病等。

8ss16s4q-7qos-42oo-870p-rp183pq24966

空肚子吃蘋果堪比毒藥?吃蘋果,要注意幾點

談起“蘋果”,這麼多年可謂是可以說愈來愈“強悍”,當屬水果圈的“C位水果”。常常食用蘋果,既是一種情結,差不多 填補各種營養物的一種重要途徑;蘋果是平安富有的寓意,常吃喻意頗佳。正由於這種原因,蘋果會經常出現在您的身邊 中。食于蘋果,養於蘋果,謠傳出自於蘋果;以幾則有關蘋果的網路熱點觀點與您驅趕謎霧品鑒美味。

空腹服蘋果非常容易損害胃腸,因此不可以吃(空腹吃堪比毒藥)?
它是一則讓許多人信以為真的觀點,社會發展中傳聞空腹服蘋果會傷胃腸,以至於還非常容易形成不融解的複合物去阻塞胃腸。

8ss16s4q-7qos-42oo-870p-rp183pq24966
剖析來看,造成出現這種問題的元素主要是鹽酸和單寧酸,針對蘋果等水果來講,實際上鹽酸的含水量很低,不能造成“強烈反響”;針對單寧酸而言,在柿子餅中的含水量算是較高,但在早已將種類“優質化”的蘋果中,單寧酸含水量較高的澀果沒辦法尋找,也不會“驚訝”。

或許,蘋果中存有豐富的蘋果酸、檸檬酸物質等有機酸元素,這種元素針對腸胃在所難免有一些傷害性,針對平常人不容易存在的問題,但針對腸胃工作能力不佳或是腸胃比較敏感的群體而言,將會出現不適狀況,但這類不適並不容易給身體產生實際性損害。

因而,假如您身體很健康,假如您的胃腸功能很正常的,空肚食用蘋果等新鮮水果不存在任何問題,什麼時候吃都行;但假如腸胃特別敏感或存在的問題,請依據本來的身體狀況調節食果時間,防止導致很大刺激性。

“相貌鮮豔的蘋果”不可以吃?
市面出售的蘋果大多數“顏色鮮豔”,許多人提出質疑那樣的蘋果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這些“打了蠟的蘋果”,以至於一些人說吃那樣的蘋果會致癌物質。

針對“果蠟”而言,實際為正常的,並不恐怖。蘋果表層存有的果蠟分成“本身存有的天然果蠟”和“人工打蠟”;本身形成的天然果蠟主要為了降低含水量的蒸發,而且也有抵擋外部有害物的功效,對身體沒害,安全很高;中後期為了彌補被沖洗掉的天然果蠟,會人為開展打蠟,功效仍然和天然果蠟差不多,人工打蠟是世界上容許採用的一種水果保鮮方式,加工工藝完善且具備有關的國家標準和政策法規,何況靠譜食用果蠟本來是動物與植物天然蠟的提取液,安全層面不存在任何問題,對身體沒害,更不容易致癌物質。

此外,水果顏色豔麗和加上黑色素等問題沒很大關聯,這類沒必需的事兒一般也非常少許多人去做。蘋果五顏六色,外型、味蕾與營養成分並存,一直以來提議大夥兒都行多吃不一樣顏色的水果,顏色不一樣,在其中含有的“綠色植物化合物”也會不一樣,例如番茄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及其類黃酮等元素,常常攝取這種元素有提高人體抗氧化性工作能力的功效,強烈推薦食用“多色水果”。

攝護腺增生的病人不可以立即吃蘋果?
許多人說“攝護腺增生的病人不可以吃蘋果,不然會造成病況加劇”,實際上,諸事皆沒有這般絕對,適當食用並沒害處,針對攝護腺增生群體差不多這般。

蘋果是一種營養成分豐富的水果,礦物鉀元素、維他命C、B族維他命、甲基纖維素等元素含水量頗深,適當食用益處頗多,針對攝護腺增生病人差不多這般。

產婦坐月子期內不可以吃蘋果?
針對女性而言,市面存有“不食蘋果”的觀點,這主要存有于產婦坐月子期內,直接原因是“蘋果等水果偏寒(寒)性”。

實際上看來,這類“寒性食材”本來沒有嚴苛的界定限制,也難以檢測驗證。並且,針對坐月子期內的女性來講,為了更為“極致”的修復身體,也為了豐富奶水中的營養物,必須為乳媽打造出更為平衡多種多樣的飲食搭配,常吃蘋果等水果差不多都行考慮營養成分全方位平衡,補充營養元素和礦物原素,何況蘋果中含有的豐富甲基纖維素類化合物還有利於防止哺乳期便秘等腸胃問題。

言在此,產婦坐月子期內吃蘋果歸屬於“好事兒”,理應每天適當攝取。

健康吃蘋果,應當遵照的標準(那樣吃蘋果更壽長):

適當更可靠:

針對水果來講,《我國住戶膳食指南》強烈推薦諸位每天食用200—350克,或許這一量建議用多種多樣水果(3種左右)相互考慮。從具體衣食住行考慮到,中等水準尺寸(200—300克上下)的蘋果每天進餐一個就能。

吃蘋果的時間無須太過擔心:

針對健康群體而言,什麼時候吃都行,隨您情緒;

針對腸胃比較敏感群體,不提議空肚食用蘋果;

從健康視角考慮到,強烈推薦諸位都行在餐後一小時上下食用蘋果,當做“用餐”食用更加可靠。

怎樣挑選能購到一顆高品質美味的蘋果?
關心顏色和外界形狀:

顏色勻稱、紅黃兩色、且有小量“黑點”的蘋果更為美味,外型看上去更加細緻的蘋果品質越高;果子表層偏暗且有青綠色花紋的蘋果成熟情況不高。

聞清香,識蘋果:

選購蘋果時都行聞一聞味道,假如有顯著的清香且不嗆鼻,證實是高品質美味的蘋果,假如味兒淡而無味則證實味兒不佳或成熟情況不高。

割開以後關心蘋果情況:

將蘋果割開關心瓜瓤,假如瓜瓤顏色偏淡黃色,正中間子粒一部分勻稱裂開,證實蘋果品質不錯;瓜瓤發青白且正中間子粒較為密不可分的蘋果成熟情況不佳。

蘋果,水果界的“C位主人公”,營養成分頗深,口味頗佳,強烈推薦您常吃;各種各樣“傷害觀點”皆存有不可靠的地方,望諸位客觀看待;“一天一蘋果,健康靠近我”。

pq046sn8-qp11-4s0n-nop9-77rn9q74so2p

有糖尿病的人,身體這些地方時不時感覺疼痛,告訴你併發症要來了

張先生最近一段時間時不時感覺小腿上像是被針紮了一樣的痛,而且晚上睡眠兩條腿像被子沒蓋嚴似的往裡灌風涼涼的,自己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的還錯可以,這些症狀莫不是發生了併發症?這該怎麼辦呢?

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把血糖控制好是必須要做到的,但與此同時注意自己身體上發生的變化,及時發現各種併發症發生的蛛絲馬跡更為重要,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會有一些併發症發生,有些併發症雖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阻止與延緩其進展尤為重要,比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即是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一種併發症。

有資料顯示,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人,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的可能性高於60%,是因為高血糖及血糖的波動使神經細胞供血供氧的細小血管發生了病變,就像人體長期呼吸不暢憋著難受會生病一樣,神經細胞受到損傷導致“信號”傳導受阻或異常,就會引起以疼痛為表現的病變,可能發生疼痛的部位主要有:

pq046sn8-qp11-4s0n-nop9-77rn9q74so2p
手腳、前臂及小腿 雙側同時出現麻木、針刺樣疼痛、像有螞蟻在爬等感覺,這是糖尿病最容易發生的一種周圍神經病變,,也是所有併發症中最早出現的一種。
損傷到自主神經後,常會引起胃腸蠕動減弱消化不良、便秘,體溫調節障礙、排汗異常甚至影響到正常呼吸、心跳發生氣急、心悸等。
大腿及上臂疼痛,常在單側肌肉強壯處發生,隨後很快會發生肌無力及肌肉萎縮,可與上述肢體遠端的疼痛不適同時出現。
腰部持續性鈍痛,一般情況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適度活動,可出現下肢麻木,並常與疼痛同時出現,常感覺下肢發冷、發涼。
顱神經受損比如傷及動眼神經,會出現上眼瞼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內轉動,還可出現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需要提醒的是:這些症狀是慢慢出現的,常被忽略或是誤以為發生了其它問題,比如手腳麻木可能會從小腿瘙癢起始以為是皮膚乾燥,胃脹氣、消化不良會被誤以為飲食不合適等等,從而錯過了早期發現的機會。

要知道神經細胞一旦受到損傷,修復的難度很大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損傷嚴重完全恢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對於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平時對身體出現的上述一些不適表現不要大意,及時請醫生診治,也要養成每年進行一次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

那麼,如何避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呢?最根本的還是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這是有糖尿病的人干預治療最基本的要求,比如:

空腹血糖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6.1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7.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7.8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10.0mmol/L
糖化血紅蛋白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6.5%,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7.5%
低密度脂蛋白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1.8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2.6mmol/L
甘油三酯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1.7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2.3mmol/L
血壓理想控制目標是小於130/80mmHg,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140/90mmHg

sqn8o252-7q47-4ono-o3q2-7os5o0s64p39

生薑和它一起泡,隔天拉出黑臭宿便,口臭也沒了,皮膚白裡透紅

在平時的生活上,便秘是一種普遍現象的狀況,許多的小夥伴們對他都是感觸頗深,儘管十分的難堪,不但會影響到胃口,針對胃腸也會造成不恰當的的影響,並且還會給人產生口腔異味;

實際上在醫藥學上針對便秘便沒有非常好的診療方式 ,還要借助平常來調養。

生薑和它一起泡,隔天拖出黑臭腸油,口腔異味也沒有了,肌膚嫩白

sqn8o252-7q47-4ono-o3q2-7os5o0s64p39
生薑是生活起居中普遍的一種食物,在餐廳廚房常常會看到,一般是用於做為調味品,燒菜、煮湯的那時候添加生薑可以起到調料的功效,做魚的那時候添加一點生薑,可以起到除腥的功效。

實際上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也非常高,能夠合理去除身體的體內濕氣和涼氣,令人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的溫暖。

假如男生在平常常常吃生薑得話,對身體還可以起到一定的健康養生和健康保健實際效果。

薑+蜂蜜

生薑加純蜂蜜泡出去的薑茶帶有很多的抗氧劑和維他命E,常常喝一點,能夠協助人們消除身體的含氧自由基、減緩皮膚衰退。女性常飲生薑蜂蜜檸檬水,針對黃褐斑、老人斑和肌膚表面沉定的色素常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給你越喝越年輕。

EvirOy8TPbcaFV

這些水果煮熟後,變成了降壓藥、降脂藥、消炎藥

水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對人體有益,口感也好。人們通常都喜歡削皮吃,或者洗乾淨直接吃,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有些水果做熟了吃會更有營養。

冬天裡水果煮熟了吃不僅能防寒涼,還能為中老年人增加養生效果。有些水果蒸煮一下,就成了一副良藥。

EvirOy8TPbcaFV

方一、鹽蒸柳丁

秒殺一切止咳消炎藥

橙皮裡有兩種成分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一個是那可汀,一個是橙皮油。這兩種成分,只有在蒸煮之後才會從橙皮中出來。無副作用,適合久咳不愈情況。

吃法

把柳丁放在鹽水中浸泡20分鐘,然後,在柳丁的頂部切開一片,往露出的果肉上撒少許鹽,再用筷子鑽幾個洞,以便鹽滲進果肉。放進鍋中蒸15分鐘左右即可。

方二、熱蒸柚子

清火化痰、防血栓

柚子是秋季成熟的水果,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它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

吃法

只吃柚子肉,就浪費了柚子皮中的橙皮苷和柚皮苷等活性物質,這些可降低血液迴圈的粘稠度,減少血栓的形成,有效預防中老年人中風的發生。

所以加柚子皮一起蒸著吃,才是最好的吃法。鮮柚留皮去核,隔水蒸後加蜜糖食用。

方三、熱蒸蘋果

止瀉排毒、易消化

蘋果蒸著吃,其中的果膠煮過以後,不僅能吸收細菌和毒素,而且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並且更易消化。

吃法

將蘋果帶皮切成小片,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鐘即可,稍稍冷卻後,即可食用。

方四、熱蒸紅棗

“維生素之王”

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茅,有“維生素之王”美稱。

吃法

幹棗棗皮十分硬,並不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吃,鮮棗更不宜多吃。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幹棗蒸著吃。蒸棗更容易消化,十分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對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者,可以將大棗與枸杞、雞蛋一起蒸。

方五、熱橘子

美容護膚,降血脂

橘子不但可以降低人體中的血脂和膽固醇,還能美容護膚。但是冬季吃多了橘子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喉嚨幹痛和大便幹結等症狀。而熱橘子就是理想選擇。

吃法

首先將1-2個橘子洗乾淨,在40℃-50℃溫水中浸泡約1分鐘。然後將橘子擦乾(至表皮完全無水分),放入微波爐內,熱1-2分鐘至微焦。

這樣橘子皮中的揮發油、橙皮甙、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就可以滲透到橘子裡去,既達到了冬季養生美容的效果,又不會上火。

方六、蒸香蕉

清熱潤腸防便秘

從營養角度看,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

吃法

一旦我們把香蕉煮熟,香蕉“性寒”的缺點就完全消失了。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

方七、梨子燉湯

止咳化痰、潤肺清燥

《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證明,梨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

吃法

梨必須隔水蒸,或者放湯,或與藥材清燉也可。梨性寒,把梨煮成湯後使其寒性降低,潤燥清火作用更佳。

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且在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其他的食物或藥物,以增強止咳化痰的功效。

方八、山楂粥

強心、降脂降壓

山楂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等,生吃會對胃有一定的刺激,而且還會有“倒牙”的狀況。

吃法

蒸熟的山楂也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食療功效。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用,可預防消化不良,還可起到輔助抗癌的作用。

大棗熟吃能有助消化、梨子熟吃能止咳化痰……健康的美味,最適合我們在冬季裡犒勞身體,滋潤身心。動手試試吧。

09p4631sn53o437882q5q6r86sno99rq

殺滅超級細菌安全環保,澳洲如輝黑科技亮相中國感控領域

2019年全國消毒與感控論壇即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杭州舉行,本次論壇以“團結發展,創新引領,合作共贏”為主題,不僅會在醫院消毒與感染控制專業領域進行學術交流,更將湧現出不少新技術、新產品。本次會議唯一外方專家,來澳大利亞藥監局(TGA)滅菌消毒委員會專家委員史蒂夫•克裡茨勒(Steven Kritzler)將首次介紹國際最新的醫用消毒感控“黑科技”——如輝消毒系列,並希望通過顛覆性的技術,和業界共同推動中國消毒感控領域向更高效及人文環保的方向發展!

鼠疫、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愛滋病、超級細菌……人類健康正面臨越來越多的細菌病毒威脅,古老的膿毒症如今在全球的致死率仍達25%。政府和醫療機構都面臨著由此帶來的巨大挑戰。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此前過度使用抗生素,使其治療作用往往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09p4631sn53o437882q5q6r86sno99rq
圖為:澳大利亞藥監局(TGA)滅菌消毒委員會專家委員、澳大利亞新星醫藥有限公司(Novapharm Research Australia Pty Ltd)技術總監兼首席科學家史蒂夫•克裡茨勒(Steven Kritzler)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未然,關口前移,盡可能做好消毒感控預防,已成為學界共識。然而長久以來,消毒滅菌產品在有效殺菌的同時伴有著強酸性、強腐化、環境污染等問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澳大利亞藥監局滅菌消毒委員會專家委員、澳大利亞新星醫藥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兼首席科學家史蒂夫•克裡茨勒和他帶領的120多位全球專家組,經過數十年的反復試驗,在微生物及感染控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新一代高效環保產品如輝消毒液,對各類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最高殺滅率可達99.9999%,使用後可在物體表面形成長達7天的可持續殺菌的保護膜,且對環境無污染。這一消毒滅菌專利技術和其技術指標不僅遠超同類產品,還滿足美歐澳等多項行業標準。

除如輝消毒液外,另一款源自澳大利亞的消毒殺菌產品如輝消毒紙巾也已經進入中國家庭。經過10多年的不斷探索與鑽研,新星醫藥成功地將澳大利亞先進消殺技術與普通100%原漿紙無縫耦合,使其成為目前全球市場上功能獨特的具有高級別消殺能力的幹紙巾產品。如輝消毒紙巾針對細菌及真菌類病原體的殺滅率高達99.999%,並可殺滅超級細菌及諸如流感病毒、愛滋病毒等一些常見病毒,其殺滅能力甚至超過許多市面常見的消毒劑產品。如輝消毒紙巾的問世引起業界極大關注,澳洲政府官員和媒體盛譽其將是污染環境的“濕紙巾”的終結者!

在控制院內感染方面上,新星醫藥為實現安全簡便的操作流程提供了解決方案,在醫用專業領域頗有建樹。譬如:如輝多酶系列產品可覆蓋醫院各種器械清潔消毒需求(普通儀器、內窺鏡手術器械、口腔科器材、機器人手術系統等)。此全系產品對清潔水質要求低,更重要的是對器械無腐蝕性、無毒性、並可完全生物降解,在安全環保領域獨樹一幟。今後,這一“秘密武器”也將出現在中國醫療衛生領域。

另外,本次論壇上新星醫藥還將展示其對醫務人員手部及皮膚消毒的特殊關懷,成為又一引人關注的焦點。為了減少因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醫院感染發生率,醫務人員必須反復進行手部清潔消毒,但由此也會使得皮膚失去屏障功能,引發自身健康問題。在澳洲,越來越多的醫院已經開始選擇新一代消毒產品——既能殺滅包括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之類的超級細菌、在皮膚表面形成活性保護膜達到長效殺菌的同時,又有化妝品級別的保濕潤膚隔離功效,做到消毒與潤膚“雙效合一”。

而今更多更全面的如輝專業醫用消毒滅菌系列產品也即將進入中國醫院,將提升及改善中國醫療機構在院內感控、傳染病預防、術前術後護理等領域的消滅效率、經濟性、安全環保性。

關於澳大利亞新星醫藥有限公司

澳大利亞新星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Novapharm Research)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是一家致力於消毒及殺菌產品研發的世界性公司,Novapharm Research旗下擁有兩家目前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AERIS Environmental & NANOSONICS。

其所擁有的世界領先的消殺技術可覆蓋以下幾大主要傳染途徑:皮膚傳染、物體表面傳染及醫療器械交叉傳染。自1986年以來,Novapharm為許多生產消殺產品的世界知名公司提供行業領先的消殺專利技術供其使用,其中包括: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3M公司、藝康集團(Ecolab)、潔定集團(Getinge)、ShülkeMayr等;

關於史蒂夫 克裡茨勒(Steven Kritzler)

史蒂夫•克裡茨勒先生是國際著名感控和預防科學家,擁有超過40年研發經驗。目前擔任任澳大利亞藥監局(TGA)滅菌消毒委員會專家委員、澳大利亞新星醫藥有限公司(Novapharm Research Australia Pty Ltd)首席科學家和技術總監,在聚合物塗料、發射診斷造影介質、聚合物/殺菌符合物、硬表面消毒、多酶清洗、消化系統和皮膚消毒等多個領域擁有數十項國際發明專利。